銅絲作為電線電纜、電子元器件及精密繞組的核心導體,其抗拉強度、延伸率與斷裂負荷等力學性能直接關系到產品安全與壽命。銅絲電子拉力試驗機通過高精度傳感器與閉環控制系統,實現對微細金屬絲(直徑0.02–3.0mm)的精準拉伸測試。然而,因銅絲柔軟易變形、夾持難度大,若操作不當易導致打滑、斷口異常或數據失真。科學規范的使用
銅絲電子拉力試驗機,是獲取可靠力學參數的關鍵。

一、試驗前準備:選配合適夾具與參數
夾具選擇:
采用楔形自緊式夾具或氣動/液壓平推夾具,避免傳統手動夾持造成銅絲壓扁;對于超細銅絲(<0.1mm),推薦使用帶V型槽或膠粘輔助的專用夾頭;
量程匹配:根據銅絲預估破斷力(如Φ1.0mm純銅絲約300N),選擇傳感器量程在20%–80%滿量程區間,確保精度(通常±0.5%FS);
標距設定:按GB/T228.1或ASTME8標準設置原始標距(如100mm或200mm),使用非接觸式引伸計或視頻引伸系統更佳。
二、試樣制備與裝夾:防損傷、保同心
取樣規范:從卷繞銅絲中截取平直段,避免彎折或扭結;
端部處理:剪切口應平整無毛刺,必要時用細砂紙輕磨;
裝夾技巧:
先輕夾一端,再拉直銅絲后夾緊另一端,確保軸向受力;
夾持長度≥15mm,防止打滑;
對高延展性銅絲,可在夾持段纏繞細砂紙或涂微量膠水增強摩擦。
三、測試過程控制:速率精準,環境穩定
拉伸速率:通常采用1–5mm/min(或應變速率0.001/s),過快會導致強度虛高;
避免振動:設備置于穩固實驗臺,遠離沖壓機、空壓機等干擾源;
實時監控:觀察力-位移曲線是否平滑,若出現階梯狀跳變,可能為夾具打滑。
四、數據采集與結果判定
自動判別斷裂點:軟件應能準確識別抗拉強度與斷裂伸長率;
有效試樣要求:斷口應在標距內,若在夾口處斷裂,需分析是否夾持不當,并重測;
多組平均:每批次至少測試5根,剔除異常值后取平均,提升統計可靠性。